當前位置:西子美髮屋 >

髮型設計 >假髮髮型 >

古代假髮

古代假髮

現在假髮已經很流行了,那麼古代有沒有假髮呢,古代假髮是怎麼樣的呢,要知道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有關古代假髮知識吧.

古代假髮

漢代婦女的髮式,主要有兩種:髻與鬟。

髻是將長髮上挽成結狀至頭頂或腦後;鬟是將長髮盤成環狀繞至頭頂。或髻或鬟,如果頭髮稀少,就梳理不成這兩種髮式,而需要取用他人的頭髮來加以裝襯,如同現今使用的假髮,古人稱為髢。

至遲在周代,已經出現髢。《詩經·鄘風·君子偕老》有“鬒髮如雲,不屑髢也。”詩句,是指衞宣公的妻子宣姜,有一頭如雲般的稠密黑髮,原來是假髮呀!衞宣公(公元前719~前700年)執政,正值東周初期。

婦女作為裝襯的假髮,有3種做法:副、編、次。副是最為華貴的做法,編好假髮的發還要加插6支玉簪,玉簪頂端另有裝飾物。走動時,這些裝飾物隨步搖擺,以增光彩,即所謂“副笄六珈”(見《詩經·君子偕老》),屬於王后的假髮髮式。編是將假髮套在真發之上,幾乎看不出有一點做假。次是將真發和假髮編在一起,通常裝襯在兩鬢。據《周禮·天官·追師》記,王后在不同場合活動,要採用不同的假髮髮式,如隨王祭祀,用副;採桑勞動,用編;謁見君王,用次。這些工作,要由專為王后服務的追師負責。

假髮成為一種秀麗華美的化粧物,爭豔必備,竟也有因此而釀成悲劇的。《左傳·哀公十七年》記,衞莊公(公元前758~前735年)有次在戎州登城,在城上見到當地一位已氏妻子的長髮秀美,便想方設法派人去偷剪已氏妻子的長髮,送給自己妻子呂姜做成假髮,從此對方結下仇恨。結果,衞莊公被已氏殺害,報了“剪髮”之仇。

1972年,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墓主(女性)頭上發現了假髮,梳理成髻。髻上插了3支梳形笄。質地分別為玳瑁、角和竹質。發的上半部呈黑黃色,是真發;下半部則為編成的黑色假髮。此外,在一件漆奩中還存放了一盤假髮,當是生前備用。據醫學專家檢驗,發現真發和假髮的血型,前者為A型,後者為AB型,證實,墓主軑侯夫人的假髮採用了別人的長髮。

至於假髮的來源,一是由貧賤婦女出售自己的頭髮,一是剪取於刑者。《世説新語·賢媛》記下東晉陶侃的母親,就賣過自己的長髮:

陶公(侃)少有大志,家酷貧。……

……(母)湛氏頭髮垂地,(曾)下為二。

髲,是髢的另一別稱。古時,假髮也同稱髲髢。陶侃的母親為兒子辦事籌錢,剪下自己長髮,分成兩份(二髲)出售。

標籤: 假髮
  •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,轉載請註明 https://xzmfw.com/zh-hk/sheji/jiafa/qe6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