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西子美髮屋 >

頭髮顧問 >頭髮小知識 >

假髮是誰發明的

假髮是誰發明的

假髮是誰發明的,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歷史哦。

假髮是誰發明的

假髮的佩戴肇始於古埃及人。早在埃及古王國時期(公元前2700 ~前2200年)第三至第六代王朝,無論男女,用人發或在其中摻雜羊毛製成的假髮套在頭上,已司空見慣。其中男子的假髮短而捲曲,與婦女的長假髮不同。佩戴假髮的原因可能是爲了遮擋非洲酷烈的陽光,後來則同時具有了提高主人地位和尊嚴的作用。(見美國人布蘭奇·佩尼著《世界服裝史》,徐偉儒主譯,遼寧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)

中國同樣歷史悠久。《莊子·天地》提到,上古虞舜時代(前2100年前),禿者已開始佩戴假髮。而《詩經·召南·采蘩》描繪了爲公侯養蠶的蠶婦們頭上綰結的假髮高高聳立的樣子,表明了在東周初年,佩戴假髮已成爲婦女流行的一種妝飾了。

《采蘩》這樣寫道:“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被之祁祁,薄言還歸。” 被,通“髲”,是以頭髮編成的假髻,僮僮、祁祁,都是形容假髮豐盛的樣子。《詩經·鄘風· 君子偕老》還提到另一種假髮稱“副”:“君子偕老,副笄六珈。……鬒髮如雲,不屑髢也。”副,亦作“髟畐”(上髟下畐,爲一個字,打不出),據《毛傳》:“副者,後夫人之首飾,編髮爲之。”這就是說,副這種假髮只有統治者王的妻子纔有資格佩戴的。詩中說的“髢”,也是裝襯假髮的別稱。《左傳·魯哀公十七年》載:“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,使髠之以爲呂姜髢。”可以參證。在《周禮》這部書中,對王后的假髮更有細緻的劃分,即 “副”,屬於一種有飾假髮;“編” ,屬於一種無飾假髮;“次”,屬於一種用假髮與自己的真發合編起來的髻。王后的這些裝飾是由周朝宮廷的官員“追師”專門掌理的。

佩戴假髮只是爲了美容,故在中國古代,假髮一直被列爲首飾一類。《晉書·輿服志》載:“皇后……首飾則假髻步搖。”同樣,唐李石《續博物志》和《唐書·五行志》也有關於楊貴妃以假髮爲首飾的記載。

在東晉太元年間,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婦女均把佩戴假髮當作盛妝,一時竟成了上下追趨的時尚。假髮平常不戴時,裝置在木或竹製的籠子上,由於酷肖人的腦袋,因又有“假頭”之稱。一些民間女子,不能自備假髮而去向人借,結果當時就有了“自號無頭,就人借頭”的趣聞。(見《晉書·五行志上》)

雖然佩戴假髮可能很美,但裏面畢竟有個真假的問題。故後來有人作詩嘲諷道:“東家女兒發委地,日日高樓理高髻。西家女兒發垂肩,買妝假髻亦峨然。金釵寶鈿圍珠翠, 眼底誰能辨真僞。夭桃窗下來春風,假髻美人先入宮。”(清金植《不下帶編》卷四引曾忠愍《假髻行》)

標籤: 假髮 發明
  •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,轉載請註明 https://xzmfw.com/toufa/xiaozhishi/e407p.html